选择背景颜色: 选择字号:

天下何人不识君(下) 第十四章

作者:蔡小雀类别:言情小说

第十七章

自从海州、楚州、明州的赈灾安民举措,朝廷被狠狠打了脸之后,楚宣帝对于臣下的怀疑及控制欲就更深了。

起因于楚宣帝后来虽命这些犯了过错、落入陷阱的年轻特使在当地将功折罪,海、楚、明三州的地方官吏也见好就收地把事情给囫囵抹平了,让特使们看似完成任务地回到了京城缴旨。

但楚宣帝又如何不知经此一役,他和朝臣们这场不见烟硝的战争……是他输了。

他甚至常常觉得,在丹陛之下黑压压一片看似臣服的文武百官,实则都暗暗在非议、轻视他这个年轻帝王。

所以他高踞龙椅上之时,神情越发严峻森冷,越摆出帝王深不可测的威严来。

他质疑着每个上前奏禀的臣子话中内容真伪,看着政见不合的官员们在朝上互相攻讦叫骂,也心下惊疑着他们是不是在作戏给他这个皇帝看?

呈上御前的坏消息越来越多,比如哪处又水患,旱灾,瘟疫,甚至春苗无种可播……

他冷声痛斥着底下的文武百官领着朝廷俸禄,民脂民膏却不思为君分劳,为百姓解忧……责成各州县府衙速速治灾、治瘟,并且又把六部尚书骂了个狗血淋头。

六部尚书被骂得灰头土脸冷汗直流,不管皇上此番龙颜震怒的应不应该,他们眼下都得领这个罪名。

周相身为文官之首,平素又有贵妃的情分在,楚宣帝总是多了三分尊重之意,可这次就连周相也被扫落了进去,因着统领百官不力罚了半年俸禄。

半年俸禄对周相来说自然不痛不痒,可这丢失的面子不啻于在朝上被皇帝亲手甩了个耳刮子,温文儒雅的周相下了朝之后回到府中,还觉得双颊热辣辣难堪得厉害。

可周相才刚刚命人去请幕僚姚先生来商议,宫中就传出了消息,贵妃言语冒犯了君上,被降为良妃的噩耗。

贵妃之下的品级为贤、良、淑、德,虽然如今她品秩犹在淑妃等人之上,可原本从一个几可称为副后的贵妃跌至四妃之一,这给周贵妃……不,是周良妃和周相的打击不可谓之不大,就连周相一系的人马都开始有人蠢蠢欲动,从之前的烧热灶变成了保持观望之势。

贵妃无子,本不该是日后夺嫡的热门人选之一,但谁教贵妃多年来始终是楚宣帝心头第一人,连魏皇后都得退一射之地。

后宫中也一直有着皇帝对其爱宠至深,甚至打算让低等嫔妃生子抱养到贵妃膝下的传言,周相这才动起了送己方派系的千金入宫,为贵妃孕育龙子的念头。

可千金秀女们准备好了,小选未至,娘娘就被贬了位……

而当天夜里自后宫传出的第二个消息,更是重重地挫败了周相和陈尚书等人的心气,越发导致人心慌乱、惶惶不安。

——苏州城杨知州之女杨音,因侍奉君前有功,特封为杨贵嫔,入主青鸾殿。

青鸾殿为先帝宠妃曾盘据多年的宫殿,珠玉铺地、华丽无双。自楚宣帝登基后便被封了起来,可今朝却赐给了一个刚刚进宫、名不见经传的女子,还将其一举拔擢至贵嫔之位。

此外,大皇子对先生不敬,陈淑妃也被罚闭宫三个月。

就连魏皇后也因二皇子染时疫,便以看顾嫡子不力之名,暂时收回其凤印由太后保管……

……要变天了。

前朝后宫皆是一片譁然,激起了千重浪……

楚宣帝突来这一手,便是明明白白地告诫所有人——帝王威势,不可侵犯!

他能给予他们荣华,也就能给予他们覆灭。

自然楚宣帝也不是没有底气的,他如今握在手中的兵权,就是他对上这些臣子的最大倚仗。

对此,他开始暗中秘密调派军队,监控着魏家军和其他朝中派系人马,并且密令凤林军就地移防,会同各地禁军和卫所兵,对于海州、楚州、明州逐步进行大清洗。

凡不忠于皇帝者,皆以剿匪不力之名或降或杀。

低阶军官以上,若有察其上官不轨者,有凭有据之下,可密奏凤林军司马大将军,查核详实者,举报之将可取其上官而代之。

一时间,军中风气变得更加诡谲多变草木皆兵。

可因此有大批仍观望者慌乱之下,急急拥兵向皇帝投诚,并且拿出了某某官员某某派系想以金银美色拢络自己的证据,呈于御前以表忠心。

毕竟私底下各有小心思在所难免,可若对上的是朝廷,是叛国逆君的罪名,谁也承受不起……

不可讳言,楚宣帝是东宫登基为皇的正统,在天下百姓间依旧有他坚不可摧的强大地位。

所以楚宣帝的种种举措,越发收拢皇权,也一下子将魏大将军和周相等人的势力打了个猝不及防。

☆☆☆

徐太后收到消息后,瞬间砸了手中的茶盅。

“皇上究竟想做什么?”她疲惫的脸庞涌现一抹厉色,彷佛再现昔年天下第一武将世家巾帼虎女的英气锋芒……怒斥一声。“连皇后都一同连坐,用那莫须有的罪名暂收凤印,简直荒唐!”

在跪了一地的惊惶奴婢中,嬷嬷处变不惊地取来帕子,慢条斯理地替她擦拭手中溅上的茶渍。“娘娘息怒。”

徐太后眸里怒焰燃烧,可看着精神矍铄却白发苍苍的嬷嬷时,却也只能憋忍了回去,颓然地挥退一干宫女太监,喃喃道:“嬷嬷,哀家不能再继续闷不吭声做这木头人儿似的太后娘娘了,就算皇儿听不进去,为了他的江山大计,哀家也得劝上一劝。”

这样和全朝臣,全天下作对又有什么好处?

纵使想集权于帝王一身,也不该是以如此粗暴躁进的方式……他就不怕逼反了魏家吗?

如今徐家可再没有他的小舅舅为他做那镇乾坤、定风波的擎天之柱了!

“娘娘确实当劝,也唯您可劝。”嬷嬷宽慰地拍拍她的手,“您和皇上终究是血脉相连的至亲骨肉,母子之间没有什么不能说的,纵使招了埋怨,也是尽了一片慈母之心了。”

“嬷嬷说得对,这世上唯有哀家不会害皇上,皇上也是明白的。”徐太后苍凉凄冷的心口总算有了一丝暖意,她深吸了口气,扬声道:“来人!请皇上下朝后与哀家一见。”

“喏!”外头自有内侍太监急忙领命而去。

徐太后在嬷嬷的服侍下略整了整衣冠,忽然又想起一事,她紧紧抓住嬷嬷的手。“您还是先退下……避一避皇上,他近日心绪不好,对徐家故旧也颇有几分不快,您在这儿恐怕会招致误会,以为是您同哀家教唆了什么……”

嬷嬷凝视着徐太后眼底深处那隐隐惧色,心下越发一沉。

徐太后竟因疼爱而畏惧亲子至此……

如此一来,所谓规劝也不过是徒劳罢了。

虽然这些时日身处后宫,已经令嬷嬷足够看清大半眼下局势,但徐太后的衰败颓落之势如此剧烈,依然令她既是心惊又是心疼……但更多的是深深地怒其不争。

大小姐心气傲骨竟沦落至此,何尝还有半点当年的刚毅正直丰采?

若是老主子仍在,当有多痛心?

唉,假若……假若小少爷犹在人世就好了,他必定能挽大厦之将倾,狠狠将这对不争气的母子给扳正回来。

不,就算取而代之也当之无愧!

嬷嬷内心思绪万千纷杂,可面上镇定淡然如故,依言远远地退了下去。

可楚宣帝和徐太后不过谈了一盏茶辰光,终究还是不欢而散,楚宣帝礼貌却强硬地道:“母后只管安享晚年,闲暇时逗逗孙子们,家国天下大事,就不劳母后操心了,须知后宫外戚不得干政,母后当以自身做起,为天下表率!”

这一番话简直像是盆冰水重重地泼在了徐太后头上脸上。

她又羞恼又难堪又气愤绝望,可偏偏又强撑着面色如常,不让退至殿外的宫娥太监们发现异状。

盖因皇帝顶撞太后,是为大不孝,这消息要是传了出去,对皇帝严峻处境更是雪上加霜。

那些原就被楚宣帝拿捏压制得死死的朝臣,又如何不会逮着机会群起而攻之?

群蚁咬死象,皇帝怎么就不怕?

徐太后死死地掐握着扶手,直到嬷嬷近身前来,才舒了那口长长憋着的气……晕厥了过去。

只是她万万没想到,嬷嬷却没有一如她预料和信任的那样,在她昏倒后牢牢把控住长乐宫,将消息封得滴水不漏。

反而楚宣帝在长乐宫对太后娘娘出言不逊,有冲撞狂悖之言……悄悄地流窜在后宫前朝间,被各方有心人士扩散至民间。

自古百善孝为先,帝王身为天子更该以身作则,敬孝太后为尊,可咱们皇上却疑似为了宠幸后宫一位新娘娘,竟把太后气晕了……

还有还有,这位新娘娘原本只是进宫陪伴陈淑妃的知州家千金,没想到却被皇帝一见钟情,从美人迅速封赏到了仅次于四妃之下的贵嫔娘娘位。

可见得美人杀人不用刀,追魂斩将全凭腰……咱们皇上终究是年轻精火旺盛,美人在怀,那啥硬了,耳根子自然就软了。